说起投稿, 最最珍贵的回忆就是小学5年级的一篇文章获得班主任垂青, 竞选全国华小写作比赛。侥幸的我, 以一篇极平实体材的 <<我的爸爸>>入选特优奖。很可惜, 这本具有记念性, 收集了全国华小的作品的小本子, 经过多次的迁居而不知所踪。
在中学时,热爱母语教学的华文李老师也曾挑选班上写得不错的文章投稿星洲学生专栏。文章被刊登后还激发我之后自个儿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当时应该是读中二的时候。
在大学期间也喜欢涂鸦, 写东写西的。年少无知,血气方刚的我还曾独自一人出席晚间的政治讲座会。听完激烈的口水战后, 不吐不快, 三斤半夜了还长篇大论写了一大篓子的观点,最后沒寄出去, 因为内容涉及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合作社”敏感事件。那些年的我还真像个政治狂热分子!
然后, 心血来潮写了一篇比较平和气息, 带有大马民族和谐相处色彩的文章。那一篇 << 伸出真诚的手>> 应该是第一次成功上星洲<<言路>>版的文章。
1986年就读工大时投稿的一篇文章 |
接着, 离开象牙塔, 被教育部派去当时觉得很遥远的砂拉越美里执教鞭。周末或假期间都会忙里偷闲制作一些东西什么的。乐在写稿也不知不觉中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许离乡背井在外打拼的孩子一闲下来就格外感性, 特思念故乡吧!在飞跃美里执教的那段日子, 旅游变成写作体材, 灵感急湧, 勤于涂鸦和剪报, 把一些文章与小品收藏起来, 制作成剪贴簿。
Mulu Cave 旅游后的回忆篇 |
把年少时写的文章收集在“回忆录” |
有了孩子后加上忙与盲的繁琐生活, 我从提笔变成了手抓粉笔在学校的黑板上“吱吱喳喳”;手拿着勺子在锅里“翻天覆地”;要不就忙着为儿子和房子兜兜转转洗洗涮涮, 油脂满脸, 那些日子那来的时间和闲情雅致我思我写。
这样失去自我的日子终于在孩子上中学时逐渐缓和下来, 至少在百忙之中阅报不忘发稿致报馆编辑给于评论和观点, 偶尔还来个笔战, 挺挑战性的!
2017年杪退休后, 接触社交网络的时间多了, 手指代替了笔尖, 在键盘漫游的时间多过于在纸张上。我也与时俱进不时往面子书与博客抒发心中的情感与观点, 投稿再次碰上瓶颈状态。
近两年来, 爱上了画画、攝影以及编辑制作, 连写日记的习惯也画上了句号。甚于担心久搁的笔头迟钝, 因此重燃写稿的好习性。
活到老学到老,也写到老, 希望老来思路依然清晰、下笔仍然如有神、字体还是整齐俐落。
持之以恒是先决条件, 继续自我提升、超越自我吧!
余慧梅